港股消费“三姐妹”里,已经有两个偶现回调之势。
蜜雪冰城自6月5日站上618.5港元/股的高位之后,近一个月,股价处于回调通道之路。
泡泡玛特自6月12日创下283.4港元/股的新高之后,下一个浪的高点,已经明显在前期高点之下。
唯一一个看似还坚挺的是老铺黄金,尽管最近黄金偶有跌破1000美元/盎司的情况,但老铺黄金本周二股价创下1035港元/股的新高,近两日高位盘整。
要说老铺黄金最近有啥利好,其实,消息面上,也没啥特别出彩的。如果非要找出一个理由:最近老铺黄金在新加坡和上海开了两家新店,据说人流量还不错。
老铺黄金——黄金界的爱马仕,这个媒体和消费者集体给予老铺黄金的封号,让它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构筑起一层光环。但作为一个年轻的奢侈品,老铺黄金还没尝过前辈们的苦。
奢侈品:是馅饼,也是陷阱
做奢侈品是陷阱?
这一轮全球经济新周期里,奢侈品的日子并非高枕无忧。尽管一轮轮的提价招数相继祭出,但起起伏伏之中,几大奢侈品的业绩并不见大的起色。
LVMH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203.1亿欧元,同比下降2%。除日本之外的亚洲市场收入同比下降11%,占比从33%降至30%。
香奈儿也不例外。2025年第一季度集团在中国大陆官方渠道对部分产品进行调价后,亚洲市场(含中国)销售额仍下降9.3%。
贝恩近日发布的最新报告预测,2025年全球奢侈品市场销售规模或将下滑2%至5%,此前其预测录得0到4%的增幅。
财大气粗的奢侈品品牌把目标人群设定为富豪层级,还时不时用涨价来筛选自己的客户,保证他们足够有钱。
此前网上有一份广泛流传的会议纪要:年收入300万以下的根本入不了LVMH的法眼。爱马仕调高配货的门槛,想买铂金包之前,得买够丝巾再说。
按理说,这样的策略可以规避掉经济不好时,对其业绩带来的负面反馈。但天不随人愿,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审美、潮流都是自上而下在传导。有钱人的风向标,成了中产、甚至大众的风向标。
不知哪一天开始,有点小钱的中产们也开始买奢侈品。但这群人,不仅是天然的价格敏感者,在经济不好时,也是最容易舍弃高端消费的一群人。
根据相关调研分析,在奢侈品消费人群中,站在“消费金字塔尖”的高净值人群,人群占比仅6%,却撑起了奢侈品消费额的51%。
剩下一半的消费额,如果是被价格更敏感的人群贡献。那么,经济不好时,必定会对奢侈品业绩造成拖累。
做可增值的奢侈品,才是馅饼?
抛开奢侈品集团销售量,聚焦珠宝细分赛道,我们发现,这部分收入并没有实质性的下跌。
LVMH2025年一季度珠宝与腕表部分的收入跟之前持平,历峰集团一季度珠宝部门成为主要增长引擎,全年销售额增长8%。
这也不难理解,相对于豪车、包包等消费品,高端珠宝兼具一定的投资属性,经济不确定性下,部分消费者将其视为抗通胀工具,尤其是优质宝石价格近十年涨幅显著。
这并非高净值人群单方面选择,通常经济下行期,高端珠宝品牌往往会主动收缩产品线,减少中低价位(如万元级)的“轻奢款”,主推高价位(数十万元以上)的稀有宝石、定制化作品,精准锁定高净值人群。
这种策略既符合“高端化”定位,也能通过高单价产品维持营收增长,进一步强化了“高端珠宝销量好=有钱人在买”的现象。
所有,本质上,不管是珠宝还是其他奢侈品品类,参考富有历史的奢侈品的消费人群构成,老铺黄金如何锁定高净值人群,又保证大众人群在经济不好时消费不受影响,就很关键。
产品、模式有待验证
选择黄金这个品类,在一定程度上来说,确实能够抵消掉老铺黄金没有历史沉淀的短板,是一种聪明的做法。这种叙事,在亚洲基本能够讲得通。但在欧美,个性、张扬、新潮的设计是消费者更加关注的。
在笔者看来,老铺黄金的产品,一半是设计时尚的“消费品”,一半是具有投资属性或者收藏属性的“藏品”。从它的定价体系来看,虽然卖的是黄金,但它从来不是用克重的形式卖黄金,而是一口价,自己想提价的时候还可以不断提价。
藏品的这层属性,可能随着黄金的波动会有起伏。而消费品的属性里,老铺黄金产品定价在千元、万元区间,则需要不断用新潮的款式去吸引消费者以保持市场竞争力。
相较于市场头部奢侈品珠宝,老铺黄金缺少一个辨识度高的大单品或者符号,比如蒂芙尼,几乎所有的经典产品都是”T“字符的延伸。梵克雅宝的经典产品是四叶草。
黄金本身或许就是一个符号,所以老铺黄金并没有打造非常具有品牌符号性的东西,而是以古法技艺为主打点。但实际上,古法手艺别的品牌也在做。这种心智能维持多久,就看老铺黄金整体的运营策略了。
目前,老铺黄金在新加坡门店销售的产品与国内基本一致,覆盖古法金饰、金器等核心产品等。
为了契合国外的文化、生活喜好,新加坡门店有两款当地独有的“十字架吊坠”,融入了西方宗教元素。海外藏品这层属性的产品消费情况如何,还有待观察。
2024年老铺黄金全年净利润约14-15亿元,2024年平均单店年销售额达3.28亿元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,2024年在所有知名珠宝品牌(含国际、国内珠宝品牌)中,老铺黄金在中国内地的单个门店平均收入、坪效均排名第一,超越梵克雅宝、宝格丽、卡地亚、蒂芙尼等国际珠宝品牌。毛利率长期稳定在41%左右。
2025年前两个月,品牌平均店效达1.7亿元,北京店效则达到了7.4亿元,均高于香奈儿和LV等传统奢侈大牌。
按照2024年14-15亿的利润,结合2024年底38家门店来看,老铺黄金的平均单店年利润约3680万-3950万元左右。
据悉,老铺黄金管理层透露,每投入一家门店,从装潢、费用、到库存商品的投入大约是5000万元,未来随着门店优化,每家门店的投入只会更高。
如果按照5年摊销来算,单店年均折旧约为5000万/5年=1000万元/年。运营成本不低。
根据老铺黄金招股书,1万元至2.5万元区间的产品占比达到65%。足金镶嵌产品是其热门品类,这类产品占到了销售额的40.7%。而更加高端的产品,售价在5万至25万之间的高端产品占比达到了19%,如金碗、金壶等文玩类产品。
结语
老铺黄金的客户忠诚度较高。据统计,2023年其9.3万名忠诚会员中,每年购买1至5次的会员贡献了公司72%的收入。年消费100万元以上客户对销售额贡献从2021年的8.5%增加到2023年的15.9%,进一步说明了大客户对公司业绩贡献在增大。
更有趣的是,就如投资抱团一样,买老铺黄金的客户也抱团。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2%提升到2023年的6%,前二十大客户占比达10%。
一个面向C端的品牌,大客户集中度居然这么高!谁这么豪气,每年购金的比例不中断提升,应该不会是黄牛?如此一来,大众消费者能买到的就更少了,叠加老铺黄金门店并不多,稀缺性进一步提升。
老铺黄金卖得好,除了款式、古法工艺之外,可能跟很多东西一样,稀缺性是最大的叙事。理性想一想,黄金本身并不稀缺。
毕竟,如果是本着保值、投资的理念,那么,买金条是最直接,最理性的做法。所以说,自己是什么并不重要,让别人相信你是什么很重要!所以说,这种叙事到底是谁制造的?
场外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